25岁的小林(化名)是杭州一名互联网公司程序员,入职三年来,他的生活节奏始终围绕“加班、外卖、熬夜”展开。
为了赶项目进度,他常常凌晨一两点才下班,回到出租屋后,总习惯一份烧烤配啤酒当夜宵,顿时消除了一整天的疲惫。周末如果休息,他更是窝在床上刷手机、打游戏,一天只吃两顿外卖,几乎不迈出家门。
图片
这样的生活持续两年后,小林的体重从刚毕业的65公斤涨到了85公斤,腰围也从80厘米变成了95厘米。
然而,他不仅不在意自己的体重管理,偶尔出现的关节酸胀,也都不放在心上,揉一揉、忍一忍就过去了。
这届00 后,竟已开始痛风了
直到半个月前的一个清晨,小林突然被右脚大脚趾的剧痛惊醒,那种疼痛像是有无数根针在扎,又像是关节被硬生生掰开,他疼得在床上翻滚,连盖被子都不敢碰到脚趾,只能抱着脚蜷缩在床边,冷汗瞬间浸湿了睡衣,哀嚎不断,疼的话都说不清了,只好请假休息。
小林强撑着疼痛,在网上搜了搜症状,怀疑自己是痛风,便找了点家里备用的止痛药吃了。可服药后疼痛非但没缓解,反而越来越剧烈,甚至蔓延到了脚踝。他实在忍不住,打车前往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。
接诊的肾内科魏伟副主任医师初步检查后,发现小林右脚大脚趾关节红肿发热,按压时疼痛剧烈,结合他的饮食和生活习惯,高度怀疑是“急性痛风发作”。
痛风,年轻人也需严防死守!
随后的检查结果显示,小林的血尿酸值高达780μmol/L!远超正常参考值(男性<416μmol/L),确诊为急性痛风。魏伟解释道,18-29岁年轻人已成为高尿酸血症的主力军。
简单来说,只要血液中尿酸水平超标,就是高尿酸血症。而当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了关节肿痛,即为痛风。
高尿酸水平未必会引起痛风,但痛风一定是高尿酸所引起。尿酸多高才会引起痛风因人而异,有人血尿酸四五百就发病,有人到七八百还没有症状。因此,痛风发作一开始是很隐蔽的。
图片
魏医生立即为他开具了激素、小苏打和非甾体抗炎药,让他先缓解疼痛,待症状稳定后再调整治疗方案。
痛风遇上肾结石,雄鹰般的男人也落泪!
本以为吃了药就能好转,可第二天下午,小林又突然出现左侧腰部剧烈疼痛,那种疼痛和痛风的痛有过之而无不及,像是有东西在腰里拧着、钻着,还伴随着恶心、呕吐,甚至出现了血尿,痛的他直喊娘,一把鼻涕一把泪,恨不得以头撞墙。
他赶紧来到医院,这次魏伟医生为他安排了泌尿系统超声检查,结果显示他左侧输尿管内有一颗直径约0.8厘米的结石,结石堵塞输尿管,引发了肾绞痛。
接连遭遇痛风和肾结石,小林彻底懵了,他不解地问医生:“我怎么会同时得这两种病?这两种痛都快把我折磨疯了,到底哪种更痛啊?”
这两种痛和生娃差不多!
至于疼痛程度,魏医生结合临床常用的世界卫生组织(WHO)疼痛分级标准(0-4级,4级为最剧烈)和视觉模拟评分法(VAS,0-10分)进行了详细说明。
“这两种痛都属于重度疼痛,和女性生孩子的痛有的一拼。”魏医生补充道。生孩子的疼痛在WHO分级中也属于4级,VAS评分8-10分。
分娩痛会随着宫缩逐渐升级,初期类似强烈痛经,到了宫缩密集、宫口开全时,会出现撕裂样、压榨样疼痛,还会伴随盆腔、腰骶部的牵涉痛,并且持续时间较长,对体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。
图片
虽然痛风、肾结石和生孩子的疼痛类型、持续方式不同,但从疼痛强度来看,都达到了人类能感知的最剧烈疼痛级别,那种痛苦让人难以忍受,也正因如此,这三种疼痛常被医生们列为临床中“最折磨人的疼痛”。
饮食、生活习惯是罪魁祸首!
魏医生解释道,痛风和肾结石看似是两种不同的疾病,但其实有着密切的关联。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主要病因,而尿酸过高时,除了会沉积在关节引发痛风,还可能在肾脏内形成尿酸结石。
当结石随着尿液排出时,若卡在输尿管内,就会引发肾绞痛。像小林这样长期高嘌呤饮食、久坐不动、饮水不足的年轻人,正是这两种疾病的高发人群。
经过一周的治疗,小林的痛风症状明显缓解,肾结石也成功排出,复查显示血尿酸和肾功能指标都有所改善。
结束治疗前,魏医生反复叮嘱小林,要想避免痛风和肾结石再次发作,必须彻底改变生活习惯:
1. 调整饮食结构,少吃动物内脏、海鲜、火锅、烧烤等高嘌呤食物,避免饮酒,尤其是啤酒和白酒,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,保证每日饮水量在2000-3000毫升,促进尿酸和小结石排出;
2. 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每天保证7-8小时睡眠,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代谢和恢复;
3. 坚持运动,每周至少进行3-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,比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,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,帮助控制体重,改善代谢水平,体重指数尽量控制在18.5-23.9之间。
魏伟医生提醒,小林的案例并非个例。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,痛风和肾结石的发病群体越来越年轻化,很多年轻人像小林一样,仗着自己年轻,忽视了健康的生活习惯,不要等到疾病发作、忍受剧痛时才追悔莫及。